企业文化
企业经营要有吃亏精神 人品好才是真正的人才
“我给自己立了规矩,绝不动用公家一分钱,绝不让任何亲戚进格力电器。”
“要想成为优秀的企业,企业家要打破自己的观点,不要把每年盈利多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昨日,围着丝巾,短发垂肩的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出现在由国家级宁乡经开区和宁乡县委、县政府举办的“清华·宁乡大讲堂”,站着讲坛旁,两个小时的演讲与互动,让人领略她的人格魅力,分享她的创新智慧。讲座由宁乡经开区工委书记、宁乡县委书记黎春秋主持。
观点一
企业经营要有吃亏精神
如果说去年格力落户宁乡,给宁乡带来的是一块经济增长的“蛋糕”,那么昨日的讲座则给宁乡人带来了一场观念的“洗礼”。
几个月前,董明珠去了中东。很多人劝她别去,那个地方危险。“我想了想,中东虽然战乱,但是他们也需要空调。”去了以后,董明珠发现墙上到处可以看到格力空调,但是,在激动的同时她也感到了一种悲哀。“有个经销商提了个意见,他说格力空调太好了,但卖的过程非常辛苦,要用很多解释、说明,才能说服消费者。”原来,经销商希望格力能把工厂设在泰国生产,并说“我们这里只要泰国生产的东西还是很认可的”。
“这句话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为什么对中国制造是这样的评价?”董明珠说,我认为可能是中国有一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所以不择手段,以利益最大化来打造你的产品,致使产品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所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首先要有吃亏的精神,不能忽悠别人。”董明珠认为,吃亏的工业精神,就是先付出,再讲获取。
观点二
企业最大的问题是制度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董明珠进入格力,当时空调销售一年约2000多万元。总结20多年的发展,董明珠认为企业最大的问题是制度问题。她回想,当时权钱交易无处不在。“甚至一个仓管员都可以权钱交易,送一箱矿泉水,我就给你先装货,格力的形象在这样一个行为过程当中失去了别人对你的尊重。”
在1995年后的三年时间,格力电器重点进行了内部的整顿、制度建设。到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00亿元。
在格力公司,马路的行车道与人行道界限明确。“曾经有一个很优秀的员工,违反纪律走在车道上,我把他开除了。”董明珠说,很多人给他说情,我说没有机会,因为我给了他这次机会,就有很多人效仿。
一次,一名中层干部把送父母谎称为在陪客户,被开除了。“送父母,这很正常,但是你为什么要说谎。”董明珠说,我的理由很简单,本来很正常的事情都要说谎,如果是不正常的事情呢?或者你做错了事情,你还敢跟我说真话吗?“如果信息不对称,你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还有一次,董明珠的哥哥想帮经销商拿紧俏货。“格力没有吃亏,哥哥也能拿到钱”,董明珠却把电话一挂,不准哥哥拿,而且断了经销商的货。“我哥哥到手的钱飞了,后来他给我写了一封绝交信,说我没有你这个妹妹。”
“一定要树立这种正气,才能把管理提升上去。”董明珠说。
观点三
创新更重要的是有创新思想
“现在讲创新,是不是技术创新?其实是错的。”董明珠认为,创新是无处不在,不仅仅是拥有一个技术,更重要的是应该有创新思想。大家以为创新在自主领域,我讲的是这个制度建设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要不断创新。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企业高薪聘用人才,格力电器恰恰相反。”董明珠说,因为高薪聘用人才,这个企业根本没有钱赚,没有带来发展和转型,而使很多企业面临倒闭或者经营不善。
2000年初,当时全国仅有两名制冷专业博士后,其中一人到了格力电器,待遇优厚,但最后技术权力变成垄断,导致了技术队伍灰心。2001年,董明珠任总经理后,就把这名博士后免职了。她说:“当时董事长说,这样高端的人才都留不住,用什么人?我说虽然他懂技术但并不一定是人才,人品好才是真正的人才。”
董明珠自豪地说,现在格力有6000多名研发人员,这些人不是高薪聘来的,都是从大学毕业进来以后,给他们机会、平台,培养的自主研发的队伍,格力今天才拥有了这样的技术。
董明珠:
全球商界女强人
董明珠辛勤躬耕24年,参与了格力电器转型创新发展的全过程,书写了格力电器从小企业到大集团的不朽传奇。曾三次登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领奖台,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走向的风云人物。董明珠曾经九次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强人”,连续三年荣登英国《金融时报》“全球商界女性50强”排行榜,连续两年上榜《福布斯》“亚洲50商界权势女性”排行榜。2013年,入选美国《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全球最佳CEO”排行榜,为中国唯一上榜女性。2014年,被日本知名财经报纸《日本经济新闻》誉为“2014年领跑亚洲经济的企业家”。